房子的事儿,一直都是我们老百姓的大事,也是老百姓时时刻刻最关注的事儿。眼下,房地产话题又引起人们的热议。
到底现在房地产业发展如何,明年老百姓该如何解决“房子”的问题,是做“房奴”还是做“租户”?为什么住房难、住房贵?来听听下面的大咖怎么说。
房子真的盖够了吗?
昨日,在第二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,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表示,中国现在房地产市场已经让欧美国家望尘莫及。据统计,美国住房资产在30万亿美元,也有人说是22万亿美元。而中国在这个领域也有两个数字,一个是40万亿美元,还有一个是400万亿人民币。“我想说,我们房子真的盖够了。”
“而目前我国居民市场配置超过60%都在房地产上。因为房地产对资金的虹吸效应太强了,当巨量、海量的货币都去盖房子的时候,就没钱干别的。”田国立说道。
为什么住房难、住房贵?
田国立认为,这是因为我国房地产存在的是结构问题。
他说道:“美国是发达国家,城镇三分之一的人是租房,德国50%以上的人都靠租房,这些市场往往房地产很难炒起来。但我们的租房率可能也就刚刚10%。
近日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强调,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,坚持“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”的定位,因城施策、分类指导,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,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。
还有一个问题,是中国住房空置率的问题,田国立称,美国的房屋空置率不到10%,日本是在13%左右,而中国房屋空置率要比这个大很多。
所以,田国立认为,解决结构性问题时,大家得把消费支出、消费观念,包括住房理念逐步引导到住房租赁的方向上。
对于未来的房价,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预测:“未来房价可能基本保持稳定,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,否则会增加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风险,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很小,因为防止房价上涨的一个目的就是防止房地产泡沫破灭、房价大幅下跌,导致经济金融危机。
房地产信贷规模越来越高了吗?
田国立认为,到目前为止,信贷在房地产上是38万亿元,到今年三季度,占整个信贷规模的28%。而且这一趋势还在上升。房地产这头体量巨大的“灰犀牛”是否会冲出来引发系统性风险,怎么用市场手段解决市场长期存在的问题,让金融的归金融,市场的归市场,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。
从房地产信贷政策角度来看,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刘晓光表示,2019年的房地产政策既需要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的调整风险,前瞻性地预判和微调房地产政策,又需要考虑到对消费的严重挤出效应,以及市场主体预期的改变引发的应对策略调整,使得房地产调控政策再度失效。
刘晓光认为,在严控房价下简单放松对房地产商的信贷,不仅不会起到促进其投资的作用,反而可能延缓其加快销售回笼资金的压力;同时,简单严控购房信贷也不会降低居民信用风险,反而异化为用短期消费贷替代长期房贷,进一步加剧信用风险和对消费的挤出效应。
怎么解决中国住房问题?
十九大报告适时确立了“租购并举”的住房制度改革方向。近期租赁市场暴露出的一些新问题,证明要培育市场、规范发展,大型国有金融企业介入租赁市场非常必要。”
“只有当房地产业没有金融属性时,就可以不炒房了,破解这个问题的途径,就是培育住房租赁市场,向住房租赁倾斜。”田国立真切地说道。
田国立认为,现在租赁市场还不发达,但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已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,住房是高质量发展最基本的要求。而建行作为大的金融机构,有责任规范和培育住房租赁市场,站在资源整合者的角度推进住房租赁,搭建监控平台。
在讲述如何用金融的力量助推“租购并举”,实现百姓安居乐业梦想时,田国立以建行为例进行了阐述。一是打造了一个全国性安全、阳光的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。二是倡导“长租即长住,长住即安家”等住房新理念。三是探索发展存房业务,激活存量闲置房源。四是打造住房租赁新生态,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发展租赁市场,提升租住品质。五是研发住房租赁指数,促进形成租金合理预期。
康达信房地产管理咨询公司致力于房地产卓越管理!更多有关管理咨询、物业咨询、专项咨询、IT咨询等管理咨询服务都可以联系我们!热线:0755-83130112或致电客户专线:400-900-7321。